Webfont:為網站換字體
在 Google 2020 年的研究中指出,每當網頁延遲 1 秒,就可能流失 20% 的瀏覽群眾。提升載入速度儼然成員設計師、工程師需面的一大課題。而其中關鍵的「字體」亦是關鍵之一,要使字體快速載入就須仰賴「動態子集化」技術。
實際感受一下!
可以看到,在兩者都關閉快取(cache)情況下,直接載入(呼叫 Github 靜態資源)耗費時間為 3 秒多;使用動態子集化技術情況下,只耗費了 0.1 秒。


Webfont大學問:動態子集化
一般來說中文字型檔案內約有 9,000 ~ 13,00 個字元,但實際網頁中不會用到這麼多,而「動態子集化」就是抓取需要的字元,刪除無用的,進而減少檔案大小。
以思源黑體的常規字重來說,一共收錄的 20,000 個字元,文件大小是 6.78 MB,如果包括標題粗體與內文,可能來到 10 幾 MB ,不利於載入。

TwinType Webfont 具體實現方式
簡單來說,前端工程師、開發者或是小編,只需在文件中引入 API,並透過 CSS 等方式指定參數即可,其餘會由我們的程式完成。

毫秒級的感受
隨然聽起來很簡單,就是收集後再切檔案。但要實現的又快、又準,也是有大學問的。
TwinType 的伺服器會透過比對,以及 Redis...等相關快取機制,自動判斷是否需要重新切割。在伺服器方面,我們使用位於台灣的 AWS 實例,同時還有日本、美國西部...等多部位置的伺服器靈活調用。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資訊。在文件方面採用 woff2 文件回傳,以降低檔案容量。
「快」以外的事?避免檔案外流
如果今天使用開源字型,直接上傳字體文件可能只會產生用戶體驗不佳的問題,但如果是商用字型,將完整檔案上傳,所有瀏覽者都可以擷取到字體文件,恐遭有心人士利用。而只切割所需字符,則可以降低被濫用之風險。

你也需要該服務嗎?
不論你是網頁工程師想要使用 Webfont,或是獨立字體設計師,希望將您的字型上架到 Webfont 平台,都歡迎聯繫我們。
字型技術業務窗口:willy@twintype.co
此授權條款要求再使用者必須對創作者進行署名。它允許再使用者以任何媒介或格式,出於非商業目的,分享、重混、改編及依原作品進行創作。唯重製後之作